“任黄花碧水,青山红叶,白发秋风。随你奔波这久,也算是五彩人生。咽下了千杯喜,百盅泪,万盏情,仍留得,一颗心,七分月,三更梦,淡定从容伴君行……”
2016年,闫肃因病突然离世,李文辉无法接受丈夫离开的事实,整日以泪洗面。
家里虽然不算富裕,但一家6口过得也算幸福。
7岁那年,全家跟着父亲迁到了武汉谋生,2年后又搬到重庆。
可这时战争来了,他们家的房子被炸没了,一家人只能搬进了贫民窟。
父亲听到他的想法,并没有反对。
大丈夫志在四方,只要是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无论在哪里都有施展的舞台。
1950年,20岁的阎肃进入西南青年文工团。在那里,阎肃充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不仅自己创作了剧本,还一边做起了剧务、演员和导演等工作。
只可惜,他还没有等回到国内,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他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看到,这件事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父亲去世后,养家的重任就全部落到了阎肃一个人身上。为了养活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阎肃把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寄回家里。
在那里他和空军的战士们打成了一片,在做饭养猪的同时,也会帮助机务队给飞机拧螺丝、上机油。
有一天在干活时,阎肃抬起头看到了战友们开着飞机陆续归航。心中顿时迸发出灵感,写下了《我爱祖国的蓝天》。
再不娶老婆,都要被人笑话打光棍了。
对于结婚,阎肃也不是不着急。可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那点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大家子人,日子过的苦哈哈的,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他?
李文辉比阎肃小4岁,家境优越,在辽宁锦州做医生。
当时阎肃在北京,两人隔着万水千山,就相互寄了一张照片给对方,同时还附上了一封书信。
阎肃本就文采斐然,一封信写的洋洋洒洒,深得李文辉的欣赏。
两人通了一段时间信后,李文辉终于有机会来到北京,和阎肃来一次真正的相亲。
结果,看见阎肃的第一眼,李文辉就大吃一惊。
这和书信中的他相差也太远了吧!
但大姨和空政文工团的团长,极力撮合他们两个。都说阎肃的团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干部,一定会前途无量。
李文辉也觉得他确实很有才华,还是应该给他一个机会。
此后一年多,阎肃几乎每隔3天就给李文辉写一封书信,渐渐地李文辉对阎肃产生了感情。
就算家里的人再反对,李文辉也认定了阎肃,看中了他的才华,他的憨、他的善、他的真。
1年后,阎肃写信给李文辉:“我喜欢你爽朗直率的性格,喜欢你标致大方的形象,更喜欢你治病救人的专业,咱们结婚吧!”
结婚时,两人一穷二白,婚房也没有。
婚后不久,李文辉就回了锦州,两人开始两地分居。虽然是异地,但也很甜蜜。
那一年,小说《红岩》正式出版,分居异地的两个人也买来看。一封封书信里,除了嘘寒问暖,还有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
李文辉说:“他看了不止20遍,边看边流泪,倒背如流。”
“他告诉我,《红岩》讲的正是家乡重庆,创作《江姐》的愿望也就此萌生。”
当时已经有一个剧本叫《在烈火中永生》,非常精彩。李文辉有些担心:“你怎么能创新呢?”
李文辉兴高采烈的期待新婚后的首次相聚,结果,阎肃的反应却出乎她的意料。
那时,李文辉白天到医院上班,阎肃就一个人埋头在宿舍里写文章。到了饭点,李文辉到食堂把饭打回来,两人一起吃。
李文辉很高兴,觉得终于可以有时间好好享受二人世界了。没想到,阎肃却问她:“我能不能提前回去?”
李文辉脸上不高兴,一个月的假期,还有一小半没有过呢。
阎肃知道妻子舍不得相聚的时光,就劝她:“我们不是都讲奉献嘛,你也奉献一下呗?”
李文辉哪里不知道他是这么想的,他不过是太满意这个剧本了,想要尽快把它拍成歌剧。
那时,李文辉已经生下了女儿阎茹,后来又有了儿子阎宇。
后来,李文辉被调入了北京的一家文艺单位,一家四口人终于能够生活在一起了。
李文辉回忆道:“津贴是五块钱的时候,他就把四块钱寄回重庆。后来涨到七十块了,他就寄六十快。在后来九十多,他就寄七十……我们自己过日子也不宽裕,但也慢慢理解了他对家人的心情。”
除了对家人好,阎肃对妻子更好。他一辈子没有对李文辉说过一个“爱”字,却让她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他深深地爱着她和孩子。
有一次,阎肃趁妻子不在家,忙活了整整一个下午,才终于赶在妻子下班前,也为她包了一顿。
李文辉一进门,看着满身面粉,忙得不可开交的丈夫,有些哭笑不得。
她拿起一个尝了一口,心里想的是:“太难吃了,以后可别包了!”
话到嘴边却变成:“不容易,确实不容易!”
李文辉知道丈夫心疼自己,这份情领了,但家里的大小事务,还是自己做,他还是专心搞他的创作去吧!
李文辉摇了摇头:“你到哪,我跟你到哪。你连西藏都去过,世间还有什么苦不能吃?你就是被发配到北大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到哪儿咱们都一样过!”
阎肃那时手头工作很多,就委婉的拒绝了。
阎肃喜欢看武侠小说,李文辉不知道他的心中是不是也有一个惩恶扬善、快意恩仇的武侠梦,但她却知道,阎肃把一生都献给了部队,无怨无悔。
当年,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一个小平房里,夏天漏雨,冬天漏风。中国京剧院借调阎肃去写样板戏,还给他们分了一个4居室的大房子。
刘文辉看着灯光下,伏案苦读的丈夫,总让她想起负重前行的骆驼,真是太累了。
在事业上,阎肃总是一丝不苟,在家庭生活中,他也是有自己原则的人。
当年,女儿阎茹成了国内有名的桥牌运动员后,和队友小杨偷偷领证结婚了。
没想到,小杨的父母那天并没有来,气得阎宇差点把桌子都掀了,这也太不把自己姐姐当回事了。
阎宇是个脾气有些爆的人,要是任由他闹下去,场面肯定很不好看。
儿媳妇想要进空政文工团工作,按阎肃的资历,简直就是易如反掌的事。可阎肃一生正直,拒绝为儿媳说情。
后来,李文辉和儿子阎宇提出想要开一家文化公司。阎肃也不同意,想要借他的名气赚钱,这绝对不可能。
阎宇也是个性格倔强的人,因为这件事,父子俩闹得很不愉快,甚至不允许儿子回家。
治疗了两个月,还是离世了。
因为去世的非常突然,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这让陪伴了他55年的老伴李文辉无法接受。
阎肃去世后,李文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整理阎肃的艺术遗产上。
起初,李文辉找了一个人帮她,她来辨认手稿,那人帮她录入电脑。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差错和效率都有问题。
还有包括《军营男子汉》、《说唱脸谱》、《红梅赞》、《前门情思大碗茶》、《北京的桥》等上千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和《红岩》、《红色娘子军》、《红灯照》、《敌后武工队》等京剧作品。
在人们心中,阎肃是“国宝级”的老艺术家。他留下的这些珍贵手稿,也是珍贵的精神财富。
2019年,李文辉和女儿一起,突然把自己的亲儿子告上了法庭。要求对阎肃的音乐著作权和财产权进行析产,李文辉三分之二,女儿六分之一。
音乐著作协会要更新收益人的名字,才能给钱,这就需要全体继承人的签字。
李文辉和女儿很痛快的签了字,儿子阎宇却一直没签,一拖就是3年。
当时媒体报道,之所以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是因为对阎肃的著作权收益分配比例无法达成一致,儿子阎宇对分配比例不满。
事情发生后,大家纷纷指责阎宇不孝,不应该如此对待80多岁的母亲。3年不签字,不回家,致使李文辉忍无可忍,才把亲儿子告了。
“著作权收益比例家人从未讨论过,也没有发生过分歧。我家姐几十年倾心桥牌,属世外高人从不涉世俗之事,所以有错的必然是我。”
他承认是自己性格有缺陷,武断偏颇,不善交流才导致这件事情的发生。最后他还说了一句“家庭成员天然注定,缘深缘浅命运使然。”听起来颇为无奈。
她在心里对阎肃说:“这辈子,你总是很忙,我总是很累。我最简单的奢望,就是你能好好陪我聊聊天……”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news/16400.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