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湘西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老司城、里耶古城及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涌现了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等一批政治文化名人。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湘西是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2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苗族都有各自独特的语言、习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湘西有神奇的山水风光。拥有矮寨奇观景区、猛洞河漂流、红石林、坐龙峡等132个国字号文化旅游品牌,是 “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和“最佳旅游去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 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与泸溪县交界,南与麻阳县相连,西同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接壤,北和吉首市、花垣县毗邻,史称“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年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一百多年里,凤凰一直是湘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县境内的古代苗族民居和吊脚楼等都保存较好。古城外还有唐代的“黄丝桥城”和“南方苗疆长城”等遗迹。凤凰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八县市之一。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山县里耶镇、永顺县芙蓉镇(原王村镇)、泸溪县浦市镇、花垣县边城镇(原茶峒镇)
里耶镇,秦简故里,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与王村、浦市、茶峒并称为湘西四大古镇之龙山里耶。早在距今6000年前,里耶就有人类居住。这里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1982年5月,镇东北大桥发现新石器时代文物遗址,谓“龙山文化”,有石斧、石片、红泥陶器等,陶器上铭粗绳纹结网纹、蔑纹等为研究该镇和我们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后发现了战国古城遗址和众多战国珍贵文物。2002年6月,里耶镇里耶古城遗址的发现和3.6万余枚秦简牍的出土,震惊中外,举世瞩目。2005年9月,里耶经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芙蓉镇,原名王村,因小说《芙蓉镇》改编的同名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芙蓉镇。芙蓉镇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酉水之滨,距县城51公里。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又是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一个寻幽访古的最佳景点。
浦市镇位于湖南省泸溪县境东南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湘西四大名镇之首,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把浦市古镇与凤凰古城紧紧相连。浦市古镇历史文化悠久,由于水路交通发达,历史上古镇商贸、文化就极其繁荣,故有“小南京”之称。古镇源于沅江边旁,是沅水中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荸荠、大蒜、莲藕、甜橙等农副产品远销省内各地,古镇人们和古镇名字一样,朴实善良,由于开发不久,有旅行度假“处女地”之誉。浦市是一个因军事而立、因商业而兴的古镇。它居于沅江中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用兵不可忽视的水陆要津。
边城镇原名茶峒镇,2005年7月改为边城镇,以沈从文所写《边城》小说名称命名。边城镇位于湖南省花垣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与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和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隔河相望,自古就有“一脚踏三省”的美誉,是湖南省的西北大门和湘西四大闻名古镇之一。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解放前,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洁风雅,吊脚楼古色古香,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如诗如画。《连心坝》、《边城》等影片,均在茶峒拍摄外景。许多慕名而来者以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为导游图,寻觅白塔、石碾和船夫的坟:踏青石古道,登水边吊脚楼听月光下飘来的渔歌,回味那美丽动人的故事。
湘西土家族、苗族生性粗犷、豪放、热烈。酒,是他们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土家苗寨家家户户多有自己酿酒的习惯,酿制的多为甜酒、白酒。白酒中以苗家的包谷烧、土家的高梁烧最好喝。湘西土家苗民夏天用凉水冲甜酒当水喝,生津解渴;冬天把甜酒加水煮开泡煻糁和阴米再加蜂蜜当茶饮,充饥暖身。平日劳动归来,没有下酒菜也要喝一两碗包谷烧或高粱烧解乏。家中来了客人,甜酒、白酒亦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每逢年、节,接亲嫁女,红白喜事或重大祭祀活动,酒的作用便更显得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