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社工考试报名流程
(分为如下2种方式)
缴费完成才算报名成功!
无法通过第1种方式完成报名,就只能采用第2种方式进行报名)
1.【全线上报名】网上报名(新考生注册)——线上资格核查成功——线上缴费(报名完成);
2.【线上+现场核查报名】网上报名(新考生注册)——线上资格核查未完成——线下现场人工核查(含初审和复审)——线上缴费(报名完成)。
注意:报考时间为4月7日-16日
日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24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社工考试于4月7日起正式报名!
一、考区设置
全省共设7个考区,即省直考区(设在南昌市)、赣州考区(设在赣州市)、上饶考区(设在上饶市)、萍乡考区(设在萍乡市)、九江考区(设在九江市)、抚州考区(设在抚州市)和宜春考区(设在宜春市)。(考生可就近选择考试地点,更方便考生考试啦)
二、报名流程
报名流程分四个阶段:网上注册完善个人信息及告知承诺➡报名信息核查(网上在线核查或现场人工核查)➡网上缴费➡网上打印准考证四个阶段。
详细报名流程
1.电脑登入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选择“网上报名”,进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
报考人员第一次登录,需要注册并完善个人信息。
社工考试考生注册和报名视频
注册界面如下:
(第一次注册只需要添加学历信息(学位信息可不填),请务必准确填报,学位信息可不填,学历核验需要24小时)今年的“中国人事考试网”报考平台有了大变化,需要先完善信息填报之后,才能选择考试。
报名考试之前需要把上述信息进行详细填报,待到“账号信息完整度”为100%时才可进入考试报名。
4.选择省份-江西省
5.阅读报考须知和确认诚信承诺书
6.填写考试报名信息
▶级别:02助理社会工作师、03社会工作师、04高级社会工作师
▶专业:默认01社会工作
▶科目:助理社会工作师需要在一个考试年度通过两科考试,所以必须报考两科。若第一次报考社会工作师(中级),推荐三科一起报考。
▶选择核查点:一般会跟前面选择的地市自动匹配,如果没有自己所在地市,则选择就近地市。
▶报考条件:选择相应的满足条件
▶身份证信息会自动匹配
完成后点击”保存,下一步“。再点击”确认“报考信息。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会按照注册时候的信息自动匹配,点击”保存,下一步“。
教育信息
信息也会自动匹配,允许报名专业,指的是毕业证的专业,如果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选社会工作,其他专业的全部选择其他(这条不是很重要).
(学历维护没有通过,已经显示需要线下核查)
工作信息
按照提示要求填写
(1)专业技术职称如果选项里面没有就直接选择“无”,专业职称也可以“无。(建议有都选择“无)
(2)人员性质按照下拉栏要求选择,没有符合的或者不清楚选”其他“(不是很重要).
(3)工作年限一定≥专业年限,这里的专业年限是只从事社会工作年限,一定要≥对于文凭报考条件里面的从事社会工作年限(如: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就必须填写大于4年),否则通过不了。
(4)关于工作单位,需要写全称,如果学历没有通过需要现场验证的,建议选择合适单位,方便带机构组织代码备案。
(5)单位性质及代码非必填项。
选择报名办理方式
选择“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 ”,点击“确认”,弹出就再次”确认“
特别重要:千万不要选择“不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
再次查看报名信息,无误后,点击“报名确认”
签署承诺书,点击“签署”,学历系统没有通过的,可以点击“下载承诺书”打印,和其他资料带去现场验证.
显示资料核查,需要带上资料去现场验证,各地有点区别,但大致一样
信息修改
如果信息填错。在没有资格审核前可以进行修改,点击左侧”报名信息修改“,再点击“确认修改”。
网上缴费(报名成功就会显示)
资格核查通过,可以点击进行缴费,缴费后显示报名完成,考试前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
如能直接缴费,缴费完成即报名完成。
如不能直接缴费需进行现场人工核查,人工核查完成后,再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个人账号缴费,完成缴费即报名完成。
现场人工核查
下列应试人员须进行现场人工核查:
(1)不适用告知承诺制办理相关事项的;
(2)未选择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相关事项的;
(3)身份信息、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等无法在线核查或在线核查未通过的;
(4)撤回承诺申请的;
现场人工审核的报名人员一般为:1、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或中专学历;2、在2002年以前取得学历(毕业证)证书的人员;3、无法通过学历在线核验的人员。
应试人员(含省直、中央驻赣单位的应试人员)须将材料交所在单位审核后,按属地管理办法,由所在单位指定经办人员统一报送材料(不受理以个人名义报送的材料),经设区市民政部门现场人工核查后,到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办理报名确认手续。
单位参审须提供以下材料(材料一可在江西人事考试网“下载中心-考试报考相关材料”中下载):
(1)经办人员承诺书;
(2)应试人员报名表2份;
(3)应试人员学历(学位)证书原件;
(4)已盖单位公章的《2024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应试人员报考汇总表》1份(附件3,可通过学信网查验核实的应试人员需填写在线验证报告有效期6个月的在线验证码);
(5)其他符合自身报考条件的相应材料。
现场人工审核材料和照片处理工具下载
现场人工核查完成后,再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个人账号缴费,
完成缴费即报名完成。
报考注意事项
1、学历未通过自动验证怎么办?
学历未通过自动验证的考生,系统将为您转至线上人工审核,请及时关注自己的报考状态。
2、身份证明识别不了,无法确认报名怎么办?
请核对好自己所报级别对应好的报考条件,上传相应的学历证书及证明,填报的信息不能有空缺。
3、考生注册时,提示证件号码已存在若提示证件号码已注册?
可通过【找回用户名或密码】功能进行查询,若没有信息可以继续注册。若查询到注册信息,忘记密码问题或手机号码已更换,需要找回密码的,请咨询省考试管理机构。
4、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已处理仍无法上传
(1)使用官网提供的照片处理工具进行处理。照片处理完成后,点击【保存退出】按钮,保存为处理后的照片,处理后的照片名称默认为报名照片.jpg,报名网站上传时,选择经过处理后的照片进行上传。
(2)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已处理,仍无法上传的,请更换网络环境后进行上传。
5、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从事专业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的时间总和,其计算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全日制学历报考人员,未毕业期间经历不计入相关专业年限。(实习期间不算工作年限)毕业日期以报考学历的毕业时间为准,不能写错。
6、请报考人员选择承诺制报考,根据网报流程进行报名,报名界面中要认真核对信息后再进行信息确认,资格审核完成后不能自行变更信息。
7、资格核验通过后报考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未在规定时间交纳考试费用的,视为自动放弃考试报名。
8、缴费完成后一定要记得下载报名表,报名表非常重要,建议妥善保管。
9、发现考试信息填写错误,如果网上改不了,可以去当地人事考试中心申请修改。
注意:
资格核查完,才可以缴费哦!请完成报名的考生记得查看自己的审核结果,及时完成缴费(报名成功)!
注意:
4月16日为网上注册报名截止时间!(过期不能再报名)
4月17日为报名信息核查截止时间!
4月18日为网上缴费截止时间!
早报名早安心早备考!!!
考试工具
(三)报考咨询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咨询微信:15907956549
考试科目设置
1.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客观题)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客观题)2个科目,应试人员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职业水平证书。
2.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客观题)、“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客观题)和“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主观题)3个科目,应试人员须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职业水平证书。
3.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实务(高级)”(主观题)1个科目,应试人员通过该应试科目可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高级)”为主观题科目,应试人员需注意“答题前必须仔细阅读应试人员注意事项(试卷封二)和作答须知(专用答题卡首页),答题时使用规定的作答工具在专用答题卡划定的区域内作答”。
(一)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3.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包括已经取得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员);
4.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5.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二)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3.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3年;
4.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
5.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6.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三)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热爱社会工作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
3.在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资格后,从事社会工作满5年,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
从事社会工作主要是指在相关领域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其中,“相关领域”主要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青少年事务、职工服务、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卫生健康、政法综治、应急处置、退役军人事务、群众文化等。
“专门性社会服务”主要包括:(1)生活帮扶、生计发展、就业援助服务;(2)情绪疏导、精神抚慰服务;(3)矛盾纠纷调节、家庭与社会关系调适服务;(4)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权益维护、政策咨询、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及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服务;(5)行为矫治、戒毒康复、危机干预服务;(6)推动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的服务;(7)其他旨在满足服务对象心理和社会服务需求、增强社会功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