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
一如始终,不忘初心,
诺出必践,信义千金。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对拥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高端人才的需求正日益增加。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政府也在加大对留学生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学生赴海外深造,以提升自身能力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今天,我们会为大家分享两份极具权威性的“留学报告”,不仅深度剖析海外留学的现状和趋势,而且还会探讨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前景。
2023 英国就业报告
在2023年,英国大学协会发布了一份颇具前瞻性的就业报告《未来的工作 (Jobs of the Future)》。该报告对2035年英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详细的预测和分析。
报告中提出的几个关键预测包括:
毕业生需求增加:到2035年,英国劳动力市场将需要额外的1100万名毕业生,以填补计算机和工程、教学和教育、以及卫生等关键行业的职位空缺。这是在当前市场上1530万毕业生的基础上的大幅增长。
毕业生在新岗位中的主导地位:报告预测,将有高达88%的新增岗位由大学毕业生来担任,这凸显了高等教育在未来职场中的重要性。
STEM专业人才需求激增:报告特别指出,未来将需要超过190万名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以满足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需求。
卫生和社会护理专业人员需求显著: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护理需求的增加,将需要超过120万名卫生和社会护理相关专业的人员。
卫生专业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分别将有超过100万名卫生专业人员和100万名教学和教育专业人员的需求。
此外,报告强调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就业市场的深远影响。在未来20年中,需要本科及以上学位的工作岗位预计将净增加10%,这不仅体现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改变,也突显了高等教育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核心价值。
在接下来的12年里,英国的人才市场将面临显著的变化和挑战。根据最新的就业报告,到2035年,英国最为紧缺的五大行业将是技术行业、健康行业、教育行业、数字行业以及创意行业。
科技Technology行业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该国高校的科学技术教育设施非常先进,科研贡献总量在全球排名前三。
英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STEM教育的发展。在2020年,英国政府批准新增9500个专业名额,其中STEM专业新增2500多个,包括工程类1300多个、生物科学756个、数学500多个名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编程领域的迅猛增长。报告预测,到2035年,计算机编程将成为英国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数字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和关键作用,也突显了编程技能在未来职场中的核心地位。
STEM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在就业市场上享有高薪酬优势。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领域通常要求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因为许多STEM领域的工作在当今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科技创新、工程设计、数据分析和生物医药等。高薪反映了这些专业人才的稀缺性和市场价值。
此外,STEM专业的留学生在工作签证上也享有一定的政策优势。
例如,在美国,STEM专业的国际学生毕业后可以申请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延期,享受长达三年的在美工作机会,而非STEM专业的学生仅能获得一年的OPT。
类似的政策在其他国家也有出现,这些政策的目的是吸引和保留STEM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以促进当地的技术和经济发展。
健康Health行业
到2035年,英国对卫生和社会护理相关专业人员的需求将达到超过120万人,这一数字涵盖了从验光师、医疗技术人员到社区工作者等多种职业。此外,英国对医生、护士等传统卫生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将超过100万,这些领域目前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人才短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卫生安全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尤其是在经历了诸如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挑战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健康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显著增长。这不仅意味着在传统的卫生护理行业中有着巨大的就业红利,而且还表明许多新兴的、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市场正在等待着专业人才的加入。
教育Education行业
全球范围内,教育领域的人才需求正在迅速增长。据预测,到2027年,全球将有大约300万个职业教育教师和大学教师的岗位空缺。而具体到英国,到2035年,将需要约100万名教育专业人才,这其中包括了对大学教师的需求。
教育硕士课程提供了众多细分专业方向,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这些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学前教育、教育心理学、TESOL(英语教师教学法)、以及教育领导力与管理等。这样的多样化设置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教育领域正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和需求量最大的职业之一。随着全球对教育质量的日益重视,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显得尤为关键,这为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前景和发展机会。
创意营销Creative Skills行业
在商务类辅助专业领域,如广告和市场营销,解决问题所需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极为关键的。
英国,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国,为那些有志于进入时尚行业或其他传媒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报告指出,到2035年,英国将需要超过120万名广告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这个数字不仅凸显了这些行业在英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这些领域对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对于对广告和市场营销等领域感兴趣的学生而言,建议从本科学习开始就着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这些能力不仅是这些专业领域内求职成功的关键,也是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就的基石。
数字Digital行业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数字化岗位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预计到2027年,全球将新增约400万个数字化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像Chat GPT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影响。
这些领域的专业申请变得极为火爆,竞争也日益激烈。由于这类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量巨大,且薪资水平居高不下,它们成为了众多学生的首选职业方向。
此外,与数字行业紧密相关的领域,如游戏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近年来也成为了极其抢手的热门专业。这些领域不仅提供了创新和创造性工作的机会,而且由于其与数字技术的紧密结合,为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优越的薪酬待遇。
英国国家教育研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NFER)近期发布的项目报告《技能势在必行2035(the Skills Imperative 2035)》深入探讨了2035年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
《2035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分析》(An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skills in the labour market in 2035)这一报告的目标是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关键信息,帮助他们采取措施减轻或预防技能不匹配的潜在负面影响。
为了制定这份报告,NFER进行了广泛的文献综述、调查研究和技能预测分析。根据他们的研究,到2035年,劳动力市场将特别需要以下六大就业技能:
沟通(Communication):有效地传达信息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协作(Collaboration):与他人共同工作以达成共同目标的能力。
问题解决与决策(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在各种情况下分析问题并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组织、规划与优先计划(Organising, Planning & Prioritising Work):有效管理时间和资源以优化工作成效的能力。
创造思维(Creative Thinking):创新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搜集、处理和有效使用信息的技能。
这些技能的确定是基于对2035年各职业所需技能的预测,结合未来的就业预测分析。技能预测的数据来源于美国职业信息网络(O*NET),该网络包含161项技能的重要性和使用情况的数据,是同类中最全面和最受尊敬的职业信息数据库。
报告指出,为了应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必须增加整个劳动力队伍中这些“基本就业技能”的普及率。这不仅包括帮助和支持更多工人通过发展这些技能来提升他们的职业生涯,还包括确保年轻人在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具备比前几代人更高的技能水平。
虽然专业技能和知识在大多数职业中仍然至关重要,但到2035年,整个劳动力市场对这些可转移的“基本就业技能”的需求量预计将是最大的。这意味着,无论专业领域如何,这些技能将成为所有工作者必备的核心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和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
《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
去年,全球化智库(CCG)联合ETS中国举办了“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在此期间发布了《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这份报告提供了关于海外留学趋势和现象的深入分析,尤其是针对中国学生的情况。
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国的国际沟通素养培养已贯穿初、中、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体系全过程,并从英语教育领域拓展融入不同的学科教育领域。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中国考生的托福成绩显著提升,平均成绩由2010年的77分提高到2021年的87分,逐步接近全球考生的平均分值(88分)。此外,托福成绩1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全球人数的比例较2009年增长了三倍。
从全国整体上来看,中国考生的读和写的能力较为出色,阅读平均分数已超过全球平均值,写作的平均成绩已达到全球平均值。
2021年,中国考生托福阅读平均成绩(23分)还高于全球平均值1分;2018至2021年间,中国考生的托福写作平均成绩与全球平均值的差距逐步缩小,目前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
此外,中国考生的GRE成绩也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考生的阅读推理平均成绩(152.3) 超过了全球平均成绩(151.4);而分析性写作也保持着进步趋势,仅与世界平均成绩相差0.3分。
根据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从2000年-2019年,中国当年出国留学人数持续攀升,单年出国人数从2000年的3.9万已经增长到了2019年的70.35万人。
虽然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出国人数迅速跌至45.09万人,但在2021年也已经恢复到了52.37万人,可预计之后每年的出国人数仍然会逐渐增加。
根据UNESCO数据,2021年大约有108.8万中国学生在海外高等教育机构留学,中国是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
而中国留学生第一留学目的地仍然是美国。报告指出,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了美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地。根据UNESCO数据,2021年共有343,461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学,大幅度领先其他国家级地区。而根据2022美国门户开放报告 (Open Doors 2022)显示,约94万的国际学生中约有29万来自中国,占据了国际学生总数的30.6%,美国高校总人数的1.4%。
此外,赴美留学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现象是读研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在2021-2022年度的Open Doors数据中,在美读研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反超了本科生人数;与之相对的,赴英留学的本科人数近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超过了10万名,接下来则是加拿大、韩国、中国香港、德国、马来西亚、法国和中国澳门,这些都地区都有超过2万名的中国留学生。
留学生通过出国留学能够接触到不同的学术和职业环境,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经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非常有价值,能够为留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带来竞争优势。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为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支持和机会。
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为留学生提供了工作签证和移民政策,鼓励他们在当地就业和定居。此外,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也积极招聘留学生,看重他们的多元化背景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最后,留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可以通过参加实习、项目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这些经验能够让留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尽管留学生会面临挑战,但他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国外就业市场所带来的丰富机遇。
(本文来源于网络)
一诺留学,坚决捍卫每一位申请人冲击世界名校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