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未来  系统  政策  行业  设备  基金  快速  教师 

那些20岁就一事无成的人,30岁逆袭了吗?

   日期:2024-12-18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mip.tpjde.com/news/5309.html
核心提示:在文章开始之前,小编想声明一点: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绝不是为了引发焦虑。正如很多人所说: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过好平凡的

在文章开始之前,小编想声明一点: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绝不是为了引发焦虑。正如很多人所说: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过好平凡的一生亦是幸福。

那些20岁就一事无成的人,30岁逆袭了吗?

分享这篇文章的初心,是为了提醒大家,不管是职场还是生活,若是对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期待,那么就应该尽早努力,能现在开始的事情,没必要等到10年后

换个角度想:你3年后的生活是由今天你的选择和努力决定的,所以要努力的话,得从现在开始。

1

最近,知乎上一个问题火了。
学习算法的交大博士,工作三年后辞职,本来自信能很快找到工作,可是两个月过去了,杳无音讯。
也有猎头想帮他,但一听说第一学历不是985,也只好说“抱歉”,公司对学历有要求,只能再等其他机会。
“第一学历”筛选也许不够严谨,却仍然是降低招人成本最省时有效的方法。
你可能觉得委屈,但大浪淘沙,就差了“一年成就”,却惨遭淘汰。

2

如今的各路大佬,成名有多早?
前段时间,科创圈传来喜讯。
旷视科技,这家由三位天才创立的AI人脸识别公司即将在港交所上市,估值约合人民币800亿。
这家公司成立仅六年,创始团队平均年龄31岁。
创始人印奇、唐文斌和杨沐毕业于清华大学大名鼎鼎的“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早在2012年,三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凭借研发的Face云平台获得当年创业黑马大赛年度总决赛冠军,一举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
据说,早期的投资场景是这样的:

联想创投总裁贺志强走进旷视科技办公室,“这几百万先拿着,不够尽管说话”。
刚出门,就看到同样想要投资的李开复。
李开复直言这是多年来见过最强的团队,有早期苹果、谷歌的影子。
所以,如今资本市场疲态尽显,旷视的融资能力却依旧彪悍,顺利完成了4轮12次的融资。

今天早上,看到一篇关于创业的文章《30个CEO,烧了42亿,告诉我这9个真相》,其中有句话很戳: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对于创业者的容错率越低,只有非凡背景的创业者才能得到资本青睐,所以,有想法的年轻人要趁早。”
都说成功需要机会。可是机会也只属于那些一早能脱颖而出的人。
也许有人总想着“抬扛”,阿里巴巴上市那年,马云已经50岁,却仍然稳坐互联网公司第一把交椅。
但鲜有人知,早在马云读杭州师范学院时,便崭露锋芒。
不仅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还担任了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

顺丰创始人王卫,创办顺丰快递时只有22岁;
美团创始人王兴,创办校内时只有26岁;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创办“九九房”搜索时只有26岁;
滴滴创始人程维,27岁就做到了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
小米创始人雷军,28岁就担任了金山软件CEO……
他们在20岁的时候小有所成,一路高歌猛进,走上事业和人生的巅峰。无不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牛逼的人,很早就牛逼了。
他们的成功也历经磨难,但绝不是一路低迷。
别小瞧一年的成就,一年的时间足够完成沧海桑田的变化。
当年段永平最“不得志”的时候,在小工厂“日华”工作,不到一年他就做到了厂长的位置。
想起高晓松一句话,人只分有能力和没能力的。
你如果有实力,一年时间足够证明自己。
如果没能力,又不努力,只是坐等人生下半场的逆袭,换来的往往只有一落千丈。

3

别低估1年的成就,高估10年的发展。
所以,当有人问我,那些20岁就没出息的人,30岁逆袭了吗?
答案可能很残酷,并没有。

上大学的时候,每天翘课打游戏的人,毕业后也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玩。
入职第一年就混日子的人,10年后多半也是换个地方继续混。
至于那些让人听起来鸡血满满的逆袭故事,说实话,亲眼见过的少之又少。

道理其实很简单:改变很难。

所以,我特别能理解,父母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的心态,因为优秀是一种习惯。

很多人喜欢用复利来描述努力。
金融学中,复利思维是指,哪怕你只有很少的钱,微薄的利息让你看不到希望。
但是,一旦跨过一定的阈值之后,绝对财富累积的速度会很明显。

可问题就出在,如果本钱太少,复利的效果都微乎其微。

于是,你不得不承认,问题变得更扎心。

为什么我明明努力了很久,但看不见效果?
因为当初太懒了。

在长时间得不到正向激励的情况下,仍能咬牙坚持的人很少。

这也是为什么,20岁时一事无成,到了30岁,也只剩下妥协。

人生赛道上,落后一步的代价是后半程都在拼命追赶。

现实总给我们以教训:人不能高估自己“十年发展”,也不能盲目乐观地指望“以后就好了”。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