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需求水平比较分析
(一)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能力需求水平比较分析
比较企业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能力需求的水平,将知识、技能、态度各子项进行均值比较,得到如下结论:
1、在素质模型各子项上,企业对研究生的能力需求水平除个别项外,均高于本科生(如表6所示)。这说明由于企业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各子项上均有竞争优势,因此对高学历人才有着更高的期望,对其能力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
2、在“积极学习”、“操作监控”、“操作和控制”、“设备维护”、“维修机器和系统”、“自控力”、“正直诚实”、“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乐观向上”、“身体素质好”11个子项上,企业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能力需求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其中,“操作监控”、“操作和控制”、“设备维护”、“维修机器和系统”属于操作应用技能,“自控力”、“正直诚实”属于职业素养,“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乐观向上”、“身体素质好”属于意志品质。这说明企业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必须扎实掌握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优秀的意志品质是完成工作的先决条件,也不因学历不同而差别要求。最后,不管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其实际工作经验均不足,因此对其“积极学习”的态度,企业也一视同仁。
表6企业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能力需求水平比较分析
(二)企业管理专业和研发技术类专业就业能力需求水平比较分析
比较企业对管理类和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需求水平,将知识、技能、态度各子项进行均值比较,得到如下结论:
1、企业对管理类与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有所差异(如表7所示)。这说明不同专业背景或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上也不同。
2、在“非专业技术类知识”、“法律法规类知识”、“人文类知识”、“科学分析”、“说服他人”、“谈判技能”、“指导他人”、“安装能力”、“电脑编程”、“质量控制”、“疑难排解”、“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乐观向上”、“身体素质好”16个子项上,企业对企业管理专业和研发技术类专业的就业能力需求水平有显著差异。其中,根据前文因子分析的结果,“非专业技术类知识”、“法律法规类知识”、“人文类知识”属于非专业知识,“说服他人”、“谈判技能”、“指导他人”属于理解沟通技能,“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技能,“乐观向上”、“身体素质好”属于意志品质,在这些子项上企业对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能力要求更高;“安装能力”、“电脑编程”、“质量控制”、“疑难排解”属于操作应用技能,在这些子项上企业对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能力要求更高。
表7企业对企业管理类和研发技术类毕业生就业能力需求水平比较分析
八、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比较分析
为研究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能力是否满足企业需求,本研究调查了已工作半年的学生对“工作岗位对就业能力的需求”和“毕业时所掌握的就业能力水平”的评价,将就业能力所包含各要素的评价得分进行加总平均作为就业能力的指数,并将“工作岗位对就业能力的需求水平”和“毕业时所掌握的就业能力水平”相减得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
(一)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能力缺口比较分析
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能力均存在缺口,且缺口大小基本一致。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时的就业能力均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如表8所示,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时的就业能力与工作岗位对就业能力的需求都存在差异,本科生的就业能力缺口为0.14,研究生的就业能力缺口更大,达到0.17。但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能力缺口大小差不多。
(二)理工类、人文类、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比较分析
1、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大小不同
如表9所示,理工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文类和经管类的本科生就业能力有缺口,毕业时的就业能力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其中,人文类本科生的就业能力缺口最大,达到约0.29。而经管类和人文类的研究生的就业能力缺口显著性差异不大,这说明经管类和人文类研究生在校期间,就业能力培养能考虑现实需要,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岗位。
2、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缺口大小没有明显差异
如表10所示,通过对理工类、人文类和经管类研究生与本科生就业能力缺口的均值比较,发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缺口虽有不同,但差异并不明显。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影响因素分析
为分析高等教育和个人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的影响,本研究以大学毕业生对所读学校的14项满意度评价,以及学生的实习经历、社团经历和培训经历作为自变量,并以学生性别及所处学校类型作为控制变量,以就业能力缺口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
参加校外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有助于缩小就业能力缺口。分析发现,只有“是否参加过校外技能培训或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就业能力缺口有影响,系数为-0.119,即参加校外技能培训或职业资格考试会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缺口缩小0.119。
高校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教材师资、就业指导等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缺口没有显著影响。在回归分析中,发现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教材师资和就业指导对就业能力缺口没有影响,这说明当前的高校教学不能把握企业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无法提供缩小就业能力缺口的教学措施。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对就业及就业质量的影响
为了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对大学生就业和就业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对“毕业时是否找到工作”、“申请工作的份数”和“对工作的满意度”分别做了交叉或相关分析。
九、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认知差异分析
为了比较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本研究分别调查了三方对于知识、技能、态度三类能力要素,共46个小项的就业能力要素的重要性的判断,该调查采用Likert五级量表,1为不重要,5为重要。
(一)对能力要素的认知差异
企业、高校和学生对46项就业能力要素的重要性的评价得分的排序,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和高校均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能力要素,而学生则认为“自信心”是最重要的能力要素。
企业、高校、学生在最重要的五项能力要素上看法基本一致。如表11所示,在不同主体所评价的能力要素的排序中,最重要的五项能力要素基本相同,只是次序略有不同,包括“责任感”、“团队合作”、“正直诚信”、“工作主动”、“积极学习”、“自信心”等态度方面的要素,说明冰山模型下的能力要素才是最为企业、高校、学生看重的能力要素,在这方面三者的认知差异不大。不同的是,学生认为最重要的“自信心”,企业并不特别看重。
企业、高校和学生在不重要的能力要素上看法也相似。如表12所示,在不同主体所评价的能力要素的排序中,最不重要的五项能力要素也基本相同,主要是一些操作类和知识类的能力要素。
(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产生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实习经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差异的影响
实习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主要方式,通过在企业的工作,学生可以加深对工作环境、工作职责与工作要求的认识,从而了解企业对就业能力的需求。一般观点认为,实习的时间也长,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越长的学生对企业的能力需求有较清晰的了解,与企业方在就业能力认知方面的差异越小。为了考察学生的实习状况对就业能力认知差异的影响,本研究将学生参与实习的时间作为自变量,学生与企业就业能力认知差异作为因变量,采用ANOVA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1)实习时间长度不一样的学生对“职业素养”和“意志品质”的重要性评价不一样。在调查中,发现不同实习时间长度的学生在“职业素养”和“意志品质”上的认知存在差异,这也印证了本文前文所发现的企业和学生在态度类就业能力要素的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实习时间长度不同的学生对“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评价相差约为1.1,说明在企业实习时间越长,越容易了解企业更为看重哪些个人素质,实习有助于缩小个人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如表13所示)。
表13 学生就业能力认知在不同实习时间时的差异
(2)实习时间的长短影响企业和学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看法的差异大小。方差分析也表明,实习时间越长,学生和企业对就业能力的重要性的看法差别就越小,因此,应鼓励学生去参加较长时间的实习。(如表14所示)
2、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对就业能力认知差异的影响
一般认为,除了个人因素外,学校的专业设置、教材师资、就业指导等也会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认知有影响。为了科学分析学校本身对就业能力认知差异的影响,本研究以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作为自变量,以学生和企业对就业能力认知差异的缺口作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
分析发现,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大小影响学生和企业间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其中,“严谨的校风学风、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规范的实习制度和有效的就业指导”均有助于减少学生与企业在就业能力认知上的差异(如表15所示)。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多设置与实际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的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规范的实习制度,推动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增加对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信息,明确能力提升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表15 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对就业能力认知差异的回归结果
十、相关政策建议
在中央的重视和指导下,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采取一系列举措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从长远来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深挖问题根源,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
1.优化经济结构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治本之策。目前国内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供求总量、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但从社会经济总体发展的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折射出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很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合适岗位,而且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抗风险能力较弱,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更削弱了其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增加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性,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冲击,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当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高附加值产业,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也增加了对高校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就业的吸纳能力。因此,只有在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才能创造出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2.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有效岗位需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定期向大学生人才市场公布。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不仅能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而且将有效引导教育部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门应根据大学生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设计时要有市场需求导向,而目前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晰的表达,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缺乏有力的人才规划和信息发布,现有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认证工作脱离现实,效度较低,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就很难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此外,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还应及时向社会发布两种信息:一是招生信息,包括招生总量和分专业、分地区的招生人数结构信息;二是当年以至来年分专业、分地区的毕业生人数信息。此类人才市场供需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发布,有助于改变高校专业重复建设、畸重畸轻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和家长调整选择方向,有助于学校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投入效率。
3.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之一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大学生人才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效举措。
4.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和跟踪机制。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需要综合研究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满足就业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调研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分类体系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力标准,培养效果也应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作为衡量标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ercedCounty在2002年推广试用了一种新型的就业能力记分卡,这种工具主要是用来考查学生是否满足雇主的技能要求;学生既可以通过审核获得记分卡以证明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态度,雇主也可以通过记分卡进行筛选。我们在明确“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高等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应用性工具的开发一方面帮助高校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分析自身优劣势,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匹配。
5.把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做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伴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日益突出,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虽然毕业生就业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评判高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考察其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全球著名调查公司麦可思-盖洛普在“200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将就业能力作为指标对高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所得数据,连续三年发布了“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排行榜的出现表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市场对高校加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强烈要求,有助于高等教育改革朝着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向发展,有效缓解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Brennan, J. et al.The employment of UK graduates: comparisons with Europe and Japan[J].HEFCE, Bristol 2001.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 of Australian Government, Employability: From framework to Practice[R],2006.
3.Hillage, J. & Pollard, E..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R].Lond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
4.Knight, P. & Yorke, M..Employability and goo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2.
5. 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7,(4).
6. 杨河清,李晓曼.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需求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人才,2008,(13).
7.杨伟国.短期紧张、结构缺口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图书评论,2007,(6).
8.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