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终于回归了。
粉丝们终于可以再次回到李子柒那个田园世界里。
“我特别关注提醒的时候我以为在做梦。真的好久好久不见了,看到最后泪流满面。第一条视频选了漆也是柒,一如既往的是李子柒的视频的味道,好治愈”
作为回归视频的第一期,“李子柒新视频拍了什么”注定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热点,不少极具商业头脑的网友,早早给她写了脚本:
有人猜过或许会延续之前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风格,这是李子柒擅长且大众面很广的主题,也有人猜或许只是和大家聊聊天,拍拍日常,和大家展现停更这三年自己的生活。
李子柒显然拒绝了这些安全牌,她依然还是选择了初心前进的方向——传统文化。
“紫气(子柒)东来”这个名字,除了讨个谐音好彩头,也是李子柒一直坚持初心不变的标志。
李子柒第一次想到漆器是三四年前,当时她看到某博主的文章分享了”柒“和“漆”互为异体字,“柒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其中的“七”字既表意也表音,就是将树木的“木”切(“七”)开,流出液体漆的意思。”
全世界的漆树主要集中在中国,因此自新石器时代时期开始,中国人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不同颜色,各种工艺制作的精美漆器如细丝,串联起中国文化记忆。
但与其历史悠久程度相比,漆器受到的关注却并不多,国际上鲜有人知漆器来自中国,国内对漆器及大漆工艺重视度也很少。
原因或许从李子柒的视频中,可以窥见一些端倪。
以割漆为例,“百里千刀一斤漆”即走百里割上千刀才能得到一斤漆,野生漆树非常高大,如果要采漆需要爬梯砍采,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
未经处理的生漆性子生猛,生漆中含有大量酚类物质,在游离态时会引起过敏反应,据说99%的人都会过敏,轻者红痒重者会危及生命。夏至后是采漆的好时间,烈日之下工人也必须长袖长裤,口罩帽子手套一样不能少。
这依然对工人的体力、经验提出了严峻考验,另一方面漆器制作工程复杂,从生漆收割到漆器成型一共要经过50多道工序,82道环节,整个过程耗时少至几个月,多则几年。
因为这些“事实”,加上时代的快速发展,漆器虽美却越来越难见,漆器工艺越来越难传承。
正如一位网友在某漆器博主下所分享的:
“我爸曾经是髹漆工(漆工),不干的原因一个是化学漆兴起,二是太苦了,大漆“咬”人可不是开玩笑的,我妈曾说过敏最严重的时候我爸脸肿得跟猪头一样,过了好久才脱敏。
一件精美漆器在视频中惊艳亮相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件手工艺品的诞生过程,更是无数漆器手工艺人、擦漆工人们默默坚守、默默付出的身影。
微博上有个博主叫“今年李子柒更视频了吗”,但微博内容并非完全关于李子柒,甚至只有一小部分,她会转发李子柒的视频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有时候更多是看完视频后,喜欢李子柒视频里转发抽奖的小礼物。
乍看与李子柒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的粉丝,却坚持用微博名表达着对李子柒的想念,这三年里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喜欢的博主淡出了视线,但名字却从未变过。
这位粉丝只是李子柒众多粉丝中的一位,却也是一个典型代表。
作为千万级粉丝数的大博主,“停更”这两个字背后意味着非常大的曝光减少或者过气风险,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博主的影响力和收入。这也是很多博主虽然已经进入职业倦怠期,却仍不敢轻易下桌甚至退居幕后的原因。
这一套“规则”在李子柒身上却是失效了。
停更期间,李子柒在国内四大平台仍然拥有8000多万的庞大粉丝量,YouTube粉丝数量甚至在这两年里一路增长,在今年突破了2000万大关,成为油管粉丝最高的中文博主。
关于这个问题,28岁的李宁给我的回答是:“在李子柒的视频里,你可以看到花一点点盛开,也能看到了人就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的样子。”
今年是李宁进入职场的第5年,从追求理想的大学生到如今的都市丽人,她经历了无数次熬夜,踩过很多职场的雷,也看过很多人走着捷径,以大家都不信服的能力,站上了管理岗位。“我还爱这个行业吗,专注眼前的努力是不是一种笨?”是她很长一段时间的困扰。
重要的是,我透过李子柒的视频久违感受到自己儿时农村生活的快乐,小院子的花香,风吹过竹林的声音透过屏幕、记忆向我涌来,好想家啊。”
超话中很多人受她影响,在努力记住生活的美好,有人分享家里秋收时金黄的玉米堆,有人分享自己栽种的玫瑰花,也有人分享自己跟着李子柒做过的一顿饭。也有不少人分享着自己见到的非遗,说这是跟着李子柒才了解到。
对很多博主来说,宠粉的方式就是“更新”,各种不同主题,更新频率逐步提高,发布内容变成了另一种上班。
而在众多博主尤其是头部中,李子柒视频更新频率一直偏低,随着名气的增长的,不是李子柒的更新频率,而是她视频记录的时间线:手工艺类的视频,光跟手艺人学习就学了3个多月,到视频剪辑发布花了快半年时间;拍摄文房四宝,整个视频的拍摄周期长达2年。
她曾为了传播非遗技艺专门去学东源木活字印刷;耗时数月染布、配线、刺绣,学习制作一件华美的蜀绣衣裳;去到两千多年井盐开采历史的盐城自贡,跟随老师傅们学习古法制盐……
这些事情显然无法速成,更无法给出确切的发布时间,当然想要稳定到周更或者月更也有办法,装样子比真干活容易多了。
李子柒代表着努力又真诚,无论多少人觉得不值,李子柒还是那个不计时间成本,用双手和真心把农村生活过出诗意的李子柒。
几年前她粉丝数只有几万,如今她的各平台粉丝总数已经破亿,那是近亿人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而未曾迷失,从未离开土地的李子柒,勇敢选择了两年沉寂,产出更好作品来回应大家的期待。
三年时间里,李子柒因为粉丝、流量焦虑过吗?
李子柒消失三年还会被偏爱吗?
李子柒新视频还能打吗?
这些问题,随着李子柒的回归出现在了互联网社区、朋友圈,甚至不少媒体李子柒的采访提纲里。
如果用冰冷数字计算,这几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但漆器视频只是一声李子柒回归的响铃,未来李子柒的小院子里还会诞生什么,才是更值得期待的东西。毕竟这一次“李子柒真的回来了”。
李子柒的存在,早已不依托于一些简单的数字价值计算逻辑,而是成了一个艺术标签,一个新的女性符号,一种全新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