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出现很多对世界影响很大的名人,部分人追溯到族谱中,竟然是一家人。
本文先从民族英雄林则徐说起。林则徐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最早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虎门销烟后本应荣誉加身,却被当成了“替罪羊”发配新疆五年,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林则徐的外甥,后来成为女婿——近代海军之父沈葆桢
他身上有三个比较著名的标签,他是林则徐女婿,开台湾建设和防御之先声,以及倾力创建福建水师,尤其是这最后一项的功绩,他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之父。
他筹办了福州的船政学堂,培养出来邓世昌、刘步蟾、叶祖珪这样的北洋水师大将,是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也是这里毕业的。
沈葆桢的学生——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
严复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所以算是沈葆桢的学生。严复将西方的社会 学、政治 学、政治经济 学、哲 学和自然科 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 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外甥女是严复的儿媳——末代帝师陈宝琛
溥仪登基后,陈宝琛为溥仪皇帝授读三年,备受恩宠,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后来他创办了很多教育机构。严复的儿子和陈宝琛的外甥女相爱,所以陈宝琛和严复不仅是朋友,还是亲戚,后来严复去世了,陈宝琛亲自给他写墓志铭。
陈宝琛的侄女婿——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
林觉民是帝师陈宝琛侄女陈意映的丈夫,1911年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的堂兄——福州二中创始人林长民
林长民为林觉民烈士的堂兄,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福建政法专门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和福州二中的创办人,第一任校长。
林长民的女儿——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林长民的女儿,梁思成的妻子。是中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
林徽因的丈夫——建筑学家梁思成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梁思成的父亲——戊戌变法领袖梁启超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
梁启超的学生——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徐志摩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第二任妻子陆小曼,都是当时有名的人。
徐志摩的表弟——武侠小说泰山北斗金庸
金庸不用多说,大家对他都很熟悉,他的小说从小陪伴我们长大,是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金庸的表姐夫——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