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源心理咨询)
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意思是事物的命运紧密相连,相互依存。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不仅听闻世间的冷风——如自私自利;
还看到人间的暖阳——如利他主义,它深深地体现着人们共有的美德,一致的信念以及相连的命运。
我们为什么会去帮助别人?为何帮助他人是社会的美德?我们与他人的命运是否存在紧密相连的关系?
这次,我们就一起在社会、心理、生物三个层次上谈谈 助人行为。
1 社会交换——心理学层次
多种关于帮助行为的理论都一直认为,从长远来看,帮助行为会使施与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
“给予的同时我们也在接受”
——Saint Francis of Assisi
1.1 外部回报
商人和名人的捐款可以提高自身形象,对身边人的举手之劳可以获得感谢或赞誉,这些回报都是源自外部。很多时候,我们的付出是为了收获,因此我们会热心地帮助那些对我们有意义的人,帮助那些我们期待从中获得赞许的人。并且,帮助行为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真是件奇怪的事情,当你沉浸在爱情中时,你热切地想要善待每一个人。”
——P.G.Wodehouse
1.2 内部回报
内疚感促使人们坦白、道歉、帮助、避免再犯错误,它还使人们更敏感,并使亲密关系能够持久。
消极心境常使儿童减少他们的帮助行为,但却能使成年人增加帮助行为,原因可能在于在随着成长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渐渐从看重物质回报转向看重社会性回报,进而最终走向看重自我回报。
当然, 坏心情也可以产生坏行为。愤怒会是我们无法产生同情;极度的悲痛(如面对重要他人的死亡或分离)会使人经历一段强烈的自我关注时期,这种心境减少了对别人的付出。
快乐的人更乐于助人,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不论 好的心境是来自于一次成功、愉快的事情还是任何积极的经验,研究结果都非常一致。帮助行为既能缓解不好的心境,也能维持好的心境。同时,好的心境又会产生积极的想法和自尊,进而导向积极的行为。
“一种语言的句法和词汇不是由我们的生物属性决定的,它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同样,道德规范也不是生物过程形成的,而是由人类历史所产生的文化传统和原则决定的。”
——进化生物学家FranciscoAyala
2 社会规范——社会学层次
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是因为“有些力量推动着我们去这么做”,这种力量可能来自社会规范,即社会期望,它们规定了我们生活中适宜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2.1 互惠规范
对于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这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如果有人给予别人恩惠,他就有望在日后得到回报。即使某人付出的貌似多于他收获的,但长远来看这种交换会得到平衡。所有这些交往中,如果接受而没有给予回报,就被视作违背了互惠规范。
“如果你之爱那些爱你的人,那么你有什么权利去要求任何信任呢?......我告诉你,爱你的敌人吧。”
——马太福音
2.2 社会责任规范
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对于一些依赖性很强,又无力回报的人——比如孩子、贫困的人、残疾人、受灾的人们,他们或许不能够全部回报期所受到的恩惠,社会责任规范在其中主导着我们的助人行为。这种规范使我们更友善地对待身边的陌生人,即使所作所为不为人知,我们也会向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献身的英雄往往无后。如果自我牺牲导致其后代的减少,那么允许英雄行为产生的基因就会从人群中逐渐消失。”
—— E.O.Wilson
3 进化理论——生物学层次
在《自私的基因》中,作者提到那些预示个体为了陌生人的利益而牺牲自我的基因,是不会再进化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然而,基因的自私性却预示着我们将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方式来行事:亲缘保护和互惠。
3.1 亲缘保护
基因使我们原因关心与我们有亲缘关系的人。因此,能够提高基因存活可能性的自我牺牲的一种方式,就是为我们的孩子做奉献。基因的利己主义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义,但孩子不会为父母的基因存活而去冒风险,因此父母对孩子的风险比孩子反之与他们的要多得多。同样,亲缘保护也意味着我们对待与我们存在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亲属有着更多的帮助行为,我们与邻近的人存在许多外表的相似性,这也意味着相比外国人,我们更会帮助与我们相似的人们。亲缘保护还可能决定了种族的群体内偏好——历史和现实中数不清的种族冲突的根源。
3.2 互惠
基因的利己性同样预示着互惠行为,一个有机体帮助其他个体,是因为它期待得到回报性的帮助。互惠在那些小的、与外界没有交流的群体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再小的学校、城镇、教堂、工作团队、宿舍中,所有人都易于形成互相关心的共同信念。在这样的小群体中,人们经常看到被自己帮助过的人。
进化理论存在许多缺陷,比如基因的自私性不能解释人们对陌生人或不能给予回报的人的帮助行为,不能解释我们为何会善待昔日的敌人。Donald Campbell指出,人类社会形成的伦理和宗教规则能够阻止指向自私的生物性偏好。因而我们的助人行为是受到多层次牵制的,并不完全受一方主导,同时我们也能发现,不论在哪个层次,我们均能从中探出人性的光辉。
“让我们尽力去宣扬慷慨和利他吧,因为我们天生是自私的。让我们懂得自私的基因是怎么回事吧,因为这样我们至少能有机会颠覆其设置,这是其他物种无法企及的。”——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作者)
清源
心理咨询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我们为何帮助他人?】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1433.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推平第移动站 http://mip.tpjd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