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捷克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15 年6 月,中捷签署了首都直航谅解备忘录,三个月后,北京与布拉格之间首班直航线路开通,中捷双方迈出了“一带一路”实质性合作的第一步。
捷克华侨华人是两国合作不可忽视的有利因素。20 多年来,捷克华侨华人是两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桥梁,也是双方政治互信、经济互联、文化互容的坚实基础。捷克华侨华人共有5000 多人,侨社规模在中东欧国家中并不突出,却有其一些发展特点。其一,捷克华侨华人原籍高度集中于浙江省,尤其以青田县占绝对优势,青田籍华侨人数将近4000 人。新移民在浙江温州和福建福清等侨乡分布并不太多,北方籍贯者更是少见。籍贯集中的特点使捷克侨社在产业集聚、信息分享、资金流动等方面具有优势。其二,欧洲的中国新移民多以从事小商品零售和批发等行业立足,至今贸易业也占有显著份额。捷克的青田籍移民却另辟蹊径,发展高端餐饮业,形成高档化、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经营模式。
华商于20 世纪80 年代赴罗马尼亚发展。20 世纪80 年代末,罗马尼亚货币贬值,生产下滑,因日常生活用品短缺而实行配给制。一批中国商人携带大批羽绒服、牛仔裤等商品赴东欧各地赚取丰厚的差价。这批“倒爷”当时的主要目的地是需求旺盛的俄罗斯和对华免签的匈牙利,其中少数因中途停留、坐错火车等情况而滞留罗马尼亚,发现罗马尼亚对中国货品存在巨大需求,从而留在当地发展,华侨华人数量不断增加。1990 年,中国人入境罗马尼亚人数是8400 人。1991 年和1992 年分别达到14200 人和12100 人。罗马尼亚发展局的数据显示,1993 年注册的中国公司和店铺就达到了1091 家,两年后更是增长到2055 家。
早期华商从首都布加勒斯特市中心步行街的“地推”和“跳蚤市场”起步,迅速积累财富和资本。随着华商人数增加和中国商品零售批发贸易规模扩大,华商开始聚集在固定市场集中经营。1999 年,规模更大的“尼罗市场”开张,不仅取代了欧罗巴市场,更集中了罗马尼亚华商95% 的店铺,而该市场80% 的店铺是华商在经营,且大部分都是浙江籍商人,尼罗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罗马尼亚“义乌城”。尼罗集团为了扩大商业利润,于2007 年建成“红龙市场”,号称中东欧最大的中国商品批发集散地。
20 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是罗马尼亚华侨华人人数和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的黄金时期。华商的特点是出入流动频繁,各方对华侨华人人口的统计差异也较大。90 年代初期,有2 万~3 万名中国人在罗马尼亚寻找市场,1995 年至1996 年下降至1 万人,以浙江籍居多。1998 年前后,一批河南人进入罗马尼亚。1998 年罗马尼亚劳动部与海关总署预估华侨华人达2 万多人,同年的《国际先驱导报》一篇报道则预估人数为1 万~4 万人。2004 年新华社的报道认为“旅居罗马尼亚华人约1 万”,但是罗马尼亚当地媒体认为2005 年这一数字是4000~5000人。2008 年欧美金融危机爆发,罗马尼亚经济遭到严重冲击,大量华商选择离开。“2009 年《中国日报》估计华商人数已经下降至3000 人。
罗马尼亚经济从2011 年开始企稳回升。2013 年时罗马尼亚有4000 名中国新移民定居,另有约6000 人暂居,合计1 万人左右。旅罗华侨华人主要来自浙江,尤以青田县最多,其他人籍贯多为河南、福建、山东、吉林和江苏,主要社团包括罗马尼亚华人联合会青田同乡会、瑞安同乡会、福建同乡会、河南工商会、江苏华侨华人联合会、旅罗华商联合会、旅罗华人商贸总会等。这些华社还创办了多种中文报纸,成为当地华侨华人社会重要的精神食粮和交流平台,包括《欧洲侨报》《欧洲华报》《欧洲商报》《旅罗华人报》。
此外,2014 年7 月罗马尼亚第一家中文学校布加勒斯特二区中文学校成立。罗马尼亚华侨华人的生产生活主要围绕中国商品的零售批发贸易展开,主要聚居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欧罗巴、尼罗、红龙、唐人街和中国城这几个华商市场附近,克卢日、锡比乌等城市亦有分布。
20 多年来,旅罗华侨华人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固定模式,集中于小商品进口贸易和零售、批发行业,把从中国义乌、东莞等地进口的纺织服装、日用百货转卖至罗马尼亚各地和周围国家。截至2014 年,中国人在罗注册公司1.08万家,占外国投资总数的5%。罗马尼亚是欧盟成员中华资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公司在全部16 个州都有分布,90% 集中在布加勒斯特。这些华资公司大多以批发市场的店铺形式存在,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多是小规模的“夫妻店”或家族式经营。
20 世纪80 年代末之前,西欧华人经济一直以零售业及服务业等为主,除法国陈氏公司等少数华人企业外,华人经济总量十分有限,基本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东欧国家,华侨华人数量微不足道,几乎没有什么独立的经济活动。苏联解体后,大批中国移民进入东欧地区,商贸批发迅速兴起,华人移民潮自东欧、南欧向西北欧发展,建立起一座座仓储、批发、零售兼营的综合性商场,出售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近年来,商城经济已成为旅欧华人经济的主体。
近年来,塞尔维亚经济不景气,当地华商有所减少。然而,中塞两国政府和企业仍积极推进双边经贸合作,扩大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塞尔维亚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一个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随着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进程加速,其在亚洲商品进入欧洲市场的“桥头堡”地位日益凸显,这也激发了中国企业投资塞尔维亚的积极性。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推进,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进入塞尔维亚寻找投资机会。
在中斯两国友好交往不断深化的同时,斯洛伐克华侨华人也在不断发展。在当代斯洛伐克华侨华人发展历史上,“东欧剧变”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因此,当代旅斯华侨华人大体可分为两批。“东欧剧变”改变了中东欧的政治格局,在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下,以前旅居苏东国家的华侨华人,尤其是匈牙利、捷克和俄罗斯的华侨华人辗转来到斯洛伐克,构成了斯洛伐克第一批华侨华人。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民间资本的成长,繁荣了中国的民间资本市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斯洛伐克政府政治改革和经济开放的推进,许多中国人直接前往斯洛伐克进行商贸活动,这是斯洛伐克第二批华侨华人。当代斯洛伐克华侨华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人数比重小,但增长较快
目前旅居斯洛伐克的华侨华人在斯洛伐克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3 年,斯洛伐克人口总数为541.6 万人,华侨华人有3000 多人,其中华人仅有800 多人。斯洛伐克华侨华人结构相对简单,目前以青田人为代表的浙江人为主。尽管目前斯洛伐克华侨华人在当地的人口比重不高,但是在“东欧剧变”后的短短20 多年间,其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因“东欧剧变”辗转旅居斯洛伐克的华侨华人是以祖籍北京为主的中国北方人,仅有几十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壮大的中国民间资本纷纷进入海外市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量浙江青田人前往斯洛伐克进行商贸活动,这使目前斯洛伐克华侨华人发展到3000 多人。
(二)商业规模小,但发展迅速
斯洛伐克华商大多白手起家,在创业初期从事小本经营的批发和餐饮等商贸活动。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部分华商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当地逐渐形成系统的商业中心。根据斯洛伐克斯中商报社社长的介绍,除了传统的服装进口与销售以及餐饮业外,很多有实力的华侨华人企业开始转入诸如房地产、旅游、保健等其他行业。但是,旅居斯洛伐克华侨华人仍然以从事传统的商品批发业务为主,其商业规模和经营领域仍存在扩大的空间。根据中国商务部信息,目前,斯洛伐克华侨华人大多开展服装、鞋袜、箱包及百货贸易批发业务,注册的公司达2800 余家。华商每年从国内进口商品金额约2 亿美元以上,其中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市二区的商贸中心Stara Vajnorska 就聚集了50 余家华人批发商。
(三)社团组织规模小,但影响力不断扩大
尽管斯洛伐克华侨华人在斯洛伐克总人口中的比重不高,但是随着华侨华人不断本土化,他们开始将创业初期的各种松散的互助型组织逐渐发展成在全国初具影响力的华侨华人社团组织。目前,斯洛伐克有斯洛伐克青田同乡会、斯洛伐克华侨华人联合会和斯洛伐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13 个主要华人社团组织。尽管这些社团组织规模不大,但是它们正努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其中,斯洛伐克华侨华人联合会创办了《中欧华报》,以弘扬传承中华文化、服务旅斯华侨华人为宗旨,并在当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东欧剧变后,大批中国新移民进入中东欧地区,这些新移民大都从事小商品贸易,尤其是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两国还成立了大型的中国商品批发中心。相较之下,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华人社群的规模要小很多。在20 世纪90年代都不足百人,2000 年以来有所增加,但也不过千人。这一方面是由于两国对外国移民居留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两国市场有限,对中国小商品的需求小,所以当地华商要么转行,要么“转战”他国。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中国新移民大都来自浙江青田和温州,主要从事餐饮业,不少是从经营小商品贸易转型的。在斯中国新移民不过数百人,但中餐馆就有数十家,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来计算,大概是东欧国家里中餐馆最密集的。中国餐饮受到斯洛文尼亚民众的欢迎,中餐已成为不少当地人日常饮食的一个选择。此外,不少中餐馆还根据当地人的饮食习惯调整了菜肴口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式中餐。在斯中国新移民主要由餐馆老板和务工人员组成,而务工人员中有一部分还是勤工助学的中国留学生。斯洛文尼亚高等教育发达,实行全民免费教育,超过80% 的国民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不过直到2000 年前后才开始接收中国留学生,规模也很小。相对本国国民,在斯留学生不能享受免费的高等教育,每年数千欧元的学费以及生活费对于中国国内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所以有的留学生会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
与斯洛文尼亚相比,克罗地亚当地消费能力相对要弱,中餐馆在当地属于中高端餐馆,市场发展空间较小。当地华商主要从事批发零售业,大都分布在首都萨格勒布及周边地区。2006 年,由克罗地亚华人联合创办的“长城商贸中心”正式营业。该中心是该国第一个大型中国商品集散中心,位于首都萨格勒布,占地面积1.1 万多平方米,有超过70 家商户参与了经营,其中以服装、鞋子和日用品的批发为主。
沙俄时期
沙皇俄国在19 世纪后半期通过侵吞中国东北边疆的大片领土,致使世代居住在此地的中国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在俄国领土上的“中国侨民”。清政府于1858 — 1864 年先后与沙俄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条约,割让了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领土上的中国居民便成了俄罗斯属下的居民,所谓“割地成侨”或“人随地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汉族人、达斡尔人、鄂温克人、满族人、鄂伦春人、赫哲人也因此成为第一批俄罗斯华侨。
此外,还有另外一批来自陕西、甘肃和新疆的逃亡移民,也是回民。1862 — 1878 年,这些地区的回民反清,被左宗棠所率官兵镇压,失败后集体逃亡至当时已并入俄国版图的中亚地区。现散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俄罗斯的一些地区。此外,由于沙俄的扩张,中俄开始相邻,中国商人得以深入俄罗斯中、西部做生意,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托木斯克、克拉斯诺尔斯克、新西伯利亚等城市销售中国的丝绸、茶叶、大黄、瓷器及各种手工艺品,买回俄国的金沙、呢绒、皮货、毛毯等行销国内。但由于受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 年十月革命的冲击,绝大部分中国商人财产损失惨重,纷纷回到了国内。
苏联时期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由于修筑铁路和开发远东地区,俄国大量招聘雇用中国劳工。据不完全统计,1906 — 1910 年,有55 万中国劳工先后进入俄境谋生。十月革命也得到了当时这些俄国华工的积极支持。苏维埃政权成立后,中国企业主、商人、地主、富农,在集体化过程中被没收了财产,或者被遣送回国,或者被流放,更甚者被关押。到了20 世纪30 年代后期,远东地区的中国人,特别是远东滨海区域的中国人要么被驱逐出境,要么被疏散至偏远的农村。苏维埃政府对中国人善于抱团的生活方式十分警惕,对中国人的社团组织加以防备,以至于在随后斯大林的大规模肃反运动中,很多在俄中国人因政治因素而被无辜杀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由于中苏关系比较友好,中国政府派了不少中国青年学生到莫斯科学习。但是到了20 世纪60 年代,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在俄中国人便逐渐变少,大多数都回到了中国。1966 年,最后一批中国留学生因为“文化大革命”返回中国,而留下来的中国人则努力融入当地。到了20 世纪80 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解冻,中苏之间的人员交流又开始频繁,个体商贩、公职人员以及留学生的人数都开始增加。到了90 年代中期,在莫斯科的中国人数量大幅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华商。
苏联解体后的新移民时期
两国关系正常化给中俄两国人民提供了重新往来的机会,再加上两国政府不断出台促进彼此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如两国于1992 年在北京签署的《中俄两国关于互免团体旅游签证的协定》给予双方国民往来互免签证的待遇,极大地方便了两国人民的来往。与此同时,中俄边境开放了很多口岸,更是激活了边境地区的旅游和贸易,也因此导致旅俄华侨华人不断增多。据中国官方统计,1993 年因公、因私到俄出差或旅游探亲的中国人为7511 万人次,1997年为4419 万人次。到2006 年,据俄罗斯的官方统计,中国合法劳务人员有201835 人。近些年由于俄罗斯卢布贬值,再加上俄罗斯国内经济比较萧条,购买力也有所下降,俄罗斯逐年减少对外国劳务签证配额,办理劳务签证费用逐年上升,因此赴俄罗斯务工的中国公民数量也不断减少。
从行业分布角度来看,在俄华侨华人大多为个体商贩和劳务人员,还有部分留学生、中资企业工作人员以及公务人员等。个体商人主要经营日用品生意,劳务人员则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森林采伐和建筑施工等工作。华侨大多分布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伊尔库茨克、赤塔、阿穆尔州等地,一些较小的城市和村镇中也有他们的身影。目前,在莫斯科已经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颇具规模的中国商品集散地,在莫斯科的300个市场中,除食品市场外,每个市场一半以上的商品都来自中国。以莫斯科为中心,中国商品市场还逐渐向其他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辐射,形成了一个覆盖大半个欧洲和中亚的中国商品分销中心。
在俄华侨华人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建立各种社团组织,如华侨华人联合会、华人商会、妇女联合会、同乡社团以及教会等组织。如莫斯科的部分华人主要分属华人耶稣教会和华人真耶稣教会两大教会,经常会有欧美国家或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神职人员到这里来布道,信仰宗教的华侨华人不断增多。在同乡社团方面,如东北人、福建人、山东人、上海人、浙江人等,都有自己类似同乡会的大大小小组织。这些组织成立的目的是促进在俄华侨华人之间的交流,以利于站稳脚跟并引进中国更多的同乡。近年来,华侨华人社团在维护在俄华侨华人利益及沟通中俄关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自1993 年第一份中文报纸《中俄讯息报》创刊以来,中文媒体在俄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仅莫斯科就有《龙报》《唐人街报》《莫斯科晚报》《路讯参考》等报纸。极为特别的是,莫斯科还有中文寻呼台、中文电话卡和卫星电视等,极大地方便了在俄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从来源地看,虽然前往俄罗斯经商、务工和学习交流的中国公民来自国内多个省份,但是从人数占比来看,最多的还是与俄罗斯接壤的东北三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吉林省)居民,他们更为熟悉俄罗斯人,在生活和风俗上也更为接近,历史上也一直重视俄罗斯市场。来自北京市、河北省、上海市和江苏省等中国近20 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地区的中国新移民也不少,也有很多是来自传统的侨乡福建省和浙江省,来自人口稠密的四川省和山东省的人数也占有一席之地。
乌克兰的华侨华人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主要聚集在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利沃夫、路甘斯克、扎波罗热、辛菲罗波尔、尼古拉耶夫等城市,还有约1 万名的中国留学生在乌学习。2007 年,乌克兰华人自发成立了乌克兰华人华侨青年联合会。该协会在联系和团结在乌克兰侨界青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开展中乌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乌克兰华商报》是乌境内唯一的中文报刊,面向乌克兰华侨华人,以报道中国及乌克兰信息、介绍中华文化及华人生活为主,每期发行量超5000 份。2009 年,乌克兰华人华侨青年联合会携手《乌克兰华商报》,陆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华社交流,加深中乌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双方的合作更包括每期增印1000 份,赠予基辅各大院校的中国留学生,帮助他们了解乌克兰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及华社动态。
20 世纪80 年代末,匈牙利开展政经制度改革,转型期间遭遇了巨大困难,各种生活物资严重短缺,进口商品利润颇丰,而匈牙利又是当时欧洲唯一对中国免签的国家,因此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带着各种小商品搭乘火车穿越西伯利亚来到匈牙利寻找发财机会。中国移民涌入匈牙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达到高潮,据匈牙利政府统计,1989 年至1992年年初入境的中国人达4500 人,其中部分借道匈牙利转至其他欧洲国家。
早期中国人多通过摆地摊的形式立足,随后逐渐聚集在布达佩斯“约瑟夫区”的集市经营小型商铺,这个集市很快发展起来,当地华人称之为“四虎市场”。
四虎市场曾是匈牙利华商最集中、规模最大的中国商品批发市场。华商群体也随之积累起巨大的财富,并发展成为中东欧最大的华侨华人社区。部分资本雄厚的华商通过集装箱贸易进口中国轻工业品、纺织鞋帽,再通过四虎市场里数千个铁皮商铺和摊位批发到匈牙利。此后,华商又建设了“唐人街”“欧洲广场”“上海市场”等新市场,并积极向外扩散,形成进口——批发——零售的一条龙产业链。此外,匈牙利华商市场规模大、货品全,也吸引了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波兰、捷克、塞尔维亚等国商人来此采购中国货。
然而,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来匈发展的华商多数以游客身份入境,只有不到一成的华商取得了合法的居留身份。
除此以外,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部分华商恶意压价竞争、贿赂海关人员、贩售伪劣货品,招致匈牙利政府的打压。从1992 年年初起,匈牙利政府通过收紧对华免签政策、提高进口关税、进行市场检查等手段发起“大清除”运动。华商的生存和经营环境急剧恶化,大量店铺和贸易公司倒闭,很多人被迫回国或转移至欧洲其他国家。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匈牙利的华侨华人数量一度降至1 万人左右。此后,匈牙利华商寻求落地生根,转变原先不规范的经营方式,主动与本土市场融合,并建立起华人联合会、华文报社、双语学校和慈善机构,成为匈牙利社会的一部分。
随着中国第一代旅匈新移民努力融入匈牙利本土社会,匈牙利华侨华人社会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中匈友好交流的桥梁。匈牙利华侨华人的新发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口和社团
据统计,目前匈牙利华侨华人规模已有3万多人,主要居住在首都布达佩斯。其中又以原籍浙江和福建者居多,尤其是浙江青田和福建福清。另外,北京、上海、河南等省市亦有分布。匈牙利华社在中东欧建立时间最早、数目最多、规模最大。匈牙利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简称匈华总会),成立于1998 年,由21个华社联合组成,是旅匈华侨华人团结互助的主要社团组织。此外,主要华社组织还包括中东欧地区第一个华人社团匈牙利华人联合总会(1993 年)、甘茨商业区华人商会、青田同乡会、福清同乡会等。
(二)经济发展
九成匈牙利华侨华人以商贸起步,少部分从事以华商为服务对象的中餐业、会计事务所、医疗门诊、中文传媒等行业。商品批发零售虽然为华商带来了财富,但中国商品也被贴上劣质、脏乱差、偷税漏税等不良标签,四虎市场更于2014 年6 月被匈牙利政府强制拆除。目前,华商经济虽然仍以布达佩斯八区的几个批发市场为支柱,但是越来越多的华商开始寻求多元化发展,已在制造、医疗和服务业取得突破。
(三)文教传媒
早年来匈发展的华人新移民以中国认同为主,除了经商以外,对匈牙利的语言、历史、文化和政治并无太大兴趣。华文报纸成为华人社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匈牙利的华文传媒发展出相当规模。当地华文报纸有8 家, 发行量和影响力较大的包括《新导报》《联合报》《欧洲论坛》《万事达报》《布达佩斯时报》。《新导报》和《联合报》(原名《欧亚新闻报》)与国内媒体合作广泛,不仅是匈牙利最大的两家华文报,在其他中东欧国家也颇有影响力。《欧洲论坛》是匈华总会创立的报纸,是各社团互联互通的主要媒介。近年来,匈牙利华文传媒加快了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革新,并向欧洲华侨华人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和“一带一路”倡议。在华文教育方面,匈牙利华社也走在欧洲前列。2004 年,中匈两国教育部共建了“中匈双语学校”,这是欧洲唯一使用本国语言和汉语双语教学的公立学校。中匈双语学校目前共有在校生300 多人,其中三成是华裔,为匈牙利华人融入主流社会提供了重要平台。随着匈牙利华裔新生代开始接受本土教育,匈牙利华人开始尝试走出传统商贸行业的圈子,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不小的成就,如匈牙利短道速滑队的华裔青年运动员为匈牙利争取了众多国际荣誉。
德国是欧洲华侨华人较为集中的国家之一,从18 世纪末开始就有中国人定居德国,但是之后100 年里,中国移民的增长十分缓慢。那时的中国移民主要包括受雇于远洋公司的中国海员、江浙一带外出谋生的青年以及以求学始、以移居终的留学生。20 世纪80 年代后,中国移民的数量开始急速增长,力量迅速增强。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德国十大移民来源国之一,且德国的高技术移民主要来自印度和中国。目前德国的华侨华人大约有15 万人,多数人在柏林、汉堡等大城市定居,其中约70% 的人从事与中餐馆相关的行业。由于文化差异,加上德国对外来移民的限制条件很多,德国华侨华人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很难,其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与美、英、法等国华侨华人相比相对滞后。对华侨华人来说,德国并不是十分理想的移民目的国。
在德国,华侨华人为了彼此间互相照应,也为了适应住在国和欧洲一体化形势变化的需要,德国的华侨华人相继成立了一些社团,影响比较大的社团包括全德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中国留学生会、德中文化交流协会、德中友好协会、柏林华人基督教会等社团。截至2008 年,德国华侨华人社团总数大约有80 家。德国比较重要的华人报刊包括《柏林中国通讯》《当代中国》《华人信息报》等。除此之外,华人学校包括华德学校、柏林中文学校、吕氏武馆等,共25 所。其中,全德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是目前德国最大的华人社团,以“大团结、大联合”为宗旨,在春节、国庆等重要节日组织庆祝晚会,成为德国华侨华人之间联结的纽带。全德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还在1998 年中国遭受洪水灾害时组织爱国华侨捐赠救灾及为东南亚海难捐款。
近年来,中德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两国互为对方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经济走廊,德国也是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公开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一带一路”为中德两国进一步深化合作开启了大门。2015 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德国第四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在中德贸易往来中,德国大多为贸易顺差。德国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德国出口至中国的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钟表、医疗设备等。德国自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为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杂项制品。德国对中国直接投资额较多,德国凭借自己生产制造业的高端技术在中国投资于发电设备、化工产品、汽车制造等行业。而中国在德国的投资领域主要包括运输、机械制造、汽车零配件、新能源、电信等。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侨情概览之五】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5911.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推平第移动站 http://mip.tpjde.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