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做觉得对的事,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日期:2024-12-25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6240.html

⭐️星标一下岳麓书社/ 和你分享有关阅读的一切

做觉得对的事,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事冗书将零碎读,时来花自整齐开。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诗经》之包罗万象,可以使知识渊博,多识礼仪应对,多谙风俗人情。正如一千个观众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的乐趣之一或许就在于,你读的书它不是一件死物,而是融入了你自己的视角。一书一世界,你的影子就置身其中。

读史亦如此。

一本历史书,同样包罗万象——一个令你共情的人、一幅增长见识的图景、一个引发思辨的线索……

今天这本《战安庆》,就从这些角度说起。

△ 《战安庆:曾国藩的中年突围》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一个人——曾国藩

《战安庆》封面有一个醒目的小标题——曾国藩的中年突围。

此“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围困之“围”,讲的是曾国藩破除安庆之围,即战局中的颓势。

而另一层便是曾国藩的人生失意之“围”,讲的是一个中年人闯出人生中的低谷。

△曾国藩照片

曾国藩的中年危机是什么?

在官场遭受同僚排挤;被皇帝解除兵权;一手创建湘军,踌躇满志,如今却眼见湖口惨败, 南昌坐困, 江西战局一筹莫展,而只能蛰居家中……“凡此种种, 与壮志难酬的忧愁缠绕在一起, 灼烧着曾国藩的神魂, 令其寝食难安。”——这便是曾国藩的中年危机。

困在中年危机之时,曾国藩一度四顾茫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产生了就此放手、一死了之的绝望想法。

那曾国藩是如何破除中年危机的呢?

在迷茫中思考,在困顿中修心,曾国藩通过参透老庄的智慧,最终大彻大悟。

这方法似乎玄之又玄,有些不切实际,然而在我看来,这与罗翔老师的对于人生困境的看法,简直不谋而合,翻译一下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做觉得对的事,然后接受他的事与愿违。”

这话听来有些消极主义,或许有人要大呼不公了,凭什么我就要认命呢?!

其实不然,读懂这句话,重点不在于“接受事与愿违”,而在于,“做觉得对的事”。

中年危机,无非是人到中年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焦虑和惶恐,“一旦跳出功名利禄的圈子, 从宇宙的维度来看待世事, 以恬淡冲融的态度来重新看待人生, 危机带来的抑郁也就消泯了。”

可见中年危机从来不是真实的困局,而是一种心境。

什么又是曾国藩“觉得对的事”呢?

曾国藩要做的,便是乱世圣贤,以“ 忠义血” 感化同人,然后移风易俗,再造太平,实现“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生理想。

中年“悟道”之后,曾国藩为人处世, 也变得智慧通达、游刃有余。他仍是一介儒生,但这位儒生已经走出了绝望的心理困境,其处事风格为之一变。而变的只是做事的手段,其认为对的事,其人生理想与目标,始终未变。

神州陆沉,颓势尽显,且看曾国藩脱颖而出,力挽狂澜;

大巧若拙,重剑无锋,从此愣头青中年悟道,突出重围!

一幅图景——安庆城

书名《战安庆》,书所聚焦的点,便是安庆城。

安庆,本是清王朝安徽省的省城,后为太平军长期占领,是拱卫天京的西线屏障和粮源要地。安庆保卫战对于太平天国而言,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这一战的失利决定了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命运。而对于曾国藩来说,这一仗却堪称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战安庆》一书,便是围绕 曾国藩破除安庆之困这个落脚点,从湘军与太平天国安庆会战来布局谋篇,深入地解读了咸丰帝、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陈玉成、李秀成等晚清军政名人在大变局中的选择与行动,堪称一部翔实的晚清军政史。

《战安庆》与其他讲曾国藩或者安庆之战这段历史的著作相比,其 独到之处便在于无比丰富的细节。如对于安庆会战,作者便事无靡遗地铺展开来一幅完整的图景。 无论是此前有所了解,还是有一定兴趣但没有多少储备的读者,皆能从这些细节中有所收获。

△克复安庆省城图

如曾国藩得以在人生低谷被起复,前往主阵,不光有其悟道后为人处世上的脱胎换骨,还有胡林翼的努力、咸丰帝的考量,以及战局颓势的迫在眉睫,等等。同一件事,作者往往为我们展现晚清各方政治势力的考量。

再如对于战事进展的描写。大到上帝视角的对于战局的分析,双方主阵者的部署,小到每一场战事的具体指挥者(如清军将领多隆阿、鲍超;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的履历、性格、能力的分析,及开战后瞬息万变的战况,作者皆能条分缕析,令人豁然开朗。

△鲍超(左)、多隆阿(右)

难得的是,作者对于战局的分析,并不迷信已有的论断,而往往能提出自己的合理见解,并给出扎实的论据。

鲜活的历史叙述语言,严谨而丰富的史料佐证,细节的剖析与立体还原的历史现场,绘就了这幅鲜活的历史图景,这便是《战安庆》这本书的可读性。

一场思辨——功与罪

《战安庆》不止为我们立体还原了晚清政局与战局的历史现场,同时也不避讳战争带来的惨烈景象。

安庆之战的胜利,确实使曾国藩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中年突围。但是站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这场持续了一年有余的聚焦于安庆城的战争,也为百姓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战争使安庆城尸横遍野,百姓易子而食,“经行之处,并未栽种,乱草没人,家家皆有饿殍僵尸,……经行百里,无贼匪,亦无百姓,一片荒凉之景,积尸臭秽之气。”甚至曾国藩本人都叹道:“盖大乱之世,凋丧如此, 真耳不忍闻也!”

一将功成万骨枯。

是功,还是罪?

《战安庆》一书写曾国藩、写安庆会战前后的历史细节, 引用了丰厚的史料作为支撑,力使客观公正。

作者本着盖棺不定论的写史路径,不是为将“主角”曾国藩吹嘘为伟人,而是对“清朝人曾国藩”的客观展现。

曾国藩在他所处的时代,固然算得上节行文章卓荦不凡,又一心挽救国家危亡,转移社会风气,并能脱颖而出力挽狂澜。但同时,他有着曾剃头的骂名,自认为“书生好杀, 时势使然”;甚至夸奖苏州杀降的门生李鸿章“眼明手辣”。凡此种种,书中皆客观记录,不避而不谈。

千秋功罪任评说,于读者而言,这无疑能引发我们自己的思考。

夏日悠长,适宜读史。那些埋藏在浩如烟海的史料里的真相,及其引发的思考,或许并不轻松,但至少不虚此行。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文比王阳明,武比郭子仪,谋略不输诸葛亮,这个男人却还被骂“笨”?!

读完这本书,少走十年弯路!

触底反弹,看曾国藩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上)

你好,宋徽宗

《大唐之变》:文学与史证的水乳融合

如何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岳麓书社

微信视频号:岳麓书社

新浪微博:@岳麓书社

抖音号:岳麓书社

今日头条:岳麓书社

岳麓君个人号:ylssylj

点击 「在看」,给岳麓君加鸡腿 ▼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240.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