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系统  行业  参数  教师  中国  机械  设备  基金 

曾国藩为啥成为大师:从小立誓一天要读十页书,否则对不起父亲

   日期:2024-12-26     移动:http://mip.tpjde.com/quote/6455.html

太平天国势力兴起后,如摧枯拉朽般席卷了半个中国,最终定鼎南京,与北京满清政府遥相对峙。八旗绿营早已腐不堪用,清廷苦于无兵可用之时,一介书生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最终平定内乱拯救大清王朝于危难之际。曾国藩不仅建立不世军功,还掀开了洋务运动的大幕,更身为理学大家留下大量著述流誉后世。这样一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传奇人物反复在家书中强调读史的重要性,那么,曾国藩本人是如何读史书的呢?

曾国藩为啥成为大师:从小立誓一天要读十页书,否则对不起父亲

我们把目光投回到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那时的曾国藩尚未成名,他科举受挫,返乡时经过南京在书店见到一部精刻本《二十三史》,爱不释手,一狠心一咬牙当了冬衣,凑了借来的银两,以一百两的价钱购回这套大书。曾国藩刚刚遭逢落榜打击,又花费了一百两的“巨款”,其父并没有责怪,反而鼓励曾国藩不用为钱烦恼,细心读书就好。曾国藩自此暗暗立誓,要每天点读十页书,否则对不起父亲。坚持一年,曾国藩竟然读完了这套书,期间无论雨雪风霜酷暑严寒,毫无停歇,未曾间断。曾国藩这般坚持不懈的精神,不仅是他入仕的精神法宝,更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直到曾国藩晚年位高事繁,身体也大不如前,他还常常重读《汉书》、《明史》,可见其读史之毅力。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考取进士,在京期间他将经史结合起来研读,以《易》、《资治通鉴》、《通典》等为重要读物,一边读古书一边结合当时的时局,以历史照进现实,思考大清王朝的出路,努力做到“经世致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为避外来侵略者兵锋,以恭亲王奕訢、军机大臣文祥等为首的人认为应该迁都西安,但曾国藩认为“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也”,考察汉唐历史,迁都本身并没有多大作用,重要的是要得人用人,否则再怎么迁都也于事无补。后来曾国藩组建湘军,以岳飞 “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的名言激励自己,仿照戚继光练兵建营的成法,这便是曾国藩用历史解决现实问题的最真实写照。我们今天从流传后世的《经史百家杂抄》能管窥曾国藩阅读经书史书的品调。

在教育自家孩子的时候,曾国藩也不忘叮嘱他们多读诗书,除了四书五经这些基本儒家经典外,常常写信推荐曾纪鸿、曾继泽翻阅《通鉴》、《汉书》,“将我所写看之书领略几分”,且在阅读之中多做笔记,将疑惑和感想都写下来,以开拓视野,修身养性。这一举动也影响了近现代史上的许多名人,近些年颇受关注的《蒋介石日记》,就是蒋介石早年受曾国藩每日读书修身的影响而写就的。

参考材料:

赵尔巽等:《清史稿》

朱东安:《曾国藩传》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本文地址:http://www.tpjde.com/quote/6455.html    推平第 http://www.tpjde.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