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曾国藩一直是老黑的最爱,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
这篇文章讲曾国藩表里不一是为“厚”。各位怎么看?
民国奇人李宗吾先生,遍览史册,然后写了一本奇书《厚黑学》。
在这本书里,他以曹操为心黑之最,以刘备为面厚之最,认为古今凡能成其大事者,必占其中之一,甚至是两者皆占。
就像鲁迅先生遍览史书看出了“吃人”二字一样,李宗吾先生看出的这“厚黑”二字,也绝对是慧眼如炬,诛心之论。
接下来,咱们就以晚清名臣曾国藩为例,解一解这“厚黑”二字。
如果按照李宗吾先生的理论去对号入座,曾国藩主要占了一个“厚”字——脸皮厚。
大家知道,曾国藩以“儒”立身,号称“内圣外王”,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号称近代中国少有的一个“大圣人”,号称“千古第一完人”。
他在日记里、书信里,不厌其烦地宣扬他的儒家信条,几乎达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
可是他的那些子弟们,根本没把这当回事儿。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假的。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动辄“血洗全城”,动辄“贪功冒进”,没有半点“儒家”风采;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对于老爹的这一套也是嗤之以鼻,觉得“伪饰”。
真是知父莫若子。
另一个看透曾国藩的人是同为晚清名臣的左宗棠。
左宗棠是个耿直之人,一辈子瞧不起曾国藩。当年他给曾国藩当幕僚,见识皆在曾国藩之上。曾国藩没办法,只好对他言听计从。没过多久,左宗棠就不屑于给曾国藩当幕僚了,出走单干。
他对曾国藩的评价极尽嘲讽:涤公正人,其将略未知何如。弟以刚拙之性,疏浅之识,万无以赞高深。
说白了,就是嘲笑曾国藩装波依。
后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都混大了,进宫接受慈禧的表扬。
看门的太监跟他们索要“门票”。曾国藩、李鸿章都欣然掏出了银子,只有左宗棠拂袖而去。
可见,曾国藩的“正”是假的,左宗棠的“正”才是真的。
当然,曾、李如此行事无可厚非,反而是左宗棠做得有点偏激。
但问题是,曾国藩一直宣扬的那套东西,可是不允许他这么做的。他这么做了,就是心口不一,就是”伪饰“。相对而言,从不把自己当圣人的现实主义者李鸿章,反而要坦荡一些。
到了晚年,装了一辈子的曾国藩终于装不下去了,他留下的遗言里有这么六个字:不信书,信运气。
真是没有比这更反讽的事儿了——宣扬了一辈子儒家信条的老曾,临死前告诉大家,千万别信这些东西。
您早干嘛来着?
曾国藩是临死前才顿悟的吗?当然不是。
他之所以宣扬那些东西,说白了就是给自己的部下洗脑。
因为曾国藩是个在才能上并不出众的人。如果像曹操那样坦率,大家的智商都在他之上,他久当不了老大。没办法,他只有学刘备:我什么都没有,但我有道德。
他把自己塑造成道德完人,同时把道德当成绳索套在别人的头上。什么失败后跳水自杀,不过是刘备摔阿斗一样的戏码而已。
正因为如此,我喜欢曹操远胜于刘备,喜欢左宗棠远胜于曾国藩。同时我也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现实中那些整天把道德挂在嘴上的人。
- END -
- 来源:老黑100招。